鄭雅銘,,紹興文理學院生命科學學院輔導員,。從事本科教務管理工作整整15年,,在年復一年、日如一日的工作中,,立足一線服務師生,愛崗敬業(yè),,任勞任怨,,盡心竭力,改革創(chuàng)新,,不斷提升服務效能,,平凡崗位彰顯不平凡的堅守,得到了師生的高度認可和好評,。

用心關愛,,“輔”學生成長
鄭雅銘來到紹興文理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擔任輔導員已經(jīng)整整15年。15年工作中,“80后”的她遇到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學生,,從“90后”到“95后”再到“00”后,,她與他們一起經(jīng)歷學習、生活中的種種,,努力用自身的愛心與專業(yè)為他們鋪就一條美好的成長之路,。
“進入大學的大多數(shù)學生在心理上尚未完全成熟,我在日常工作中,,一直努力用愛心為他們打造一個溫暖的‘家’,。輔導員的工作很平凡,很瑣碎,,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是我把這些瑣碎的事情一件件做好的時候,對于一個學生,、一個家庭,,可能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编嵮陪懻f,。
2017年5月的一個凌晨,鄭雅銘班級小邵同學患上了尿毒癥,。她發(fā)動學院學生和其他學院學生在籌款平臺上積極開展愛心捐助,,共籌集資金12萬余元,這為小邵的治療帶去了希望,。換腎手術成功后,,因為身體的原因和家庭的經(jīng)濟狀況,小邵開始情緒低落,、焦慮,。有一次小邵沮喪地對她說,回校后整晚整晚睡不著,,媽媽在與她換腎后一個月就出去打工了,,這讓她心疼,學校學習跟不上,,這讓她揪心,,這些甚至令她產(chǎn)生了不應該在這個社會活著的念頭,覺得是在拖累大家,。鄭雅銘得知后,,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靜,不斷地與小邵溝通,、談心,。為了幫小邵重拾信心,,鄭雅銘一次次地幫小邵把面臨的困難和可行的辦法一一梳理、分析,,通過朋友幫助其母親尋找到一份輕松點的工作,,通過班級“一對一結對幫扶”,讓其能順利跟上大家的學習進度,;隨后,,又積極聯(lián)系社會媒體、愛心人士來關心和幫助小邵同學,,為她帶去愛和歡笑,。最終,經(jīng)歷過700多個日夜,,小邵如期畢業(yè),,家長寫來了感謝信:“感謝學校、鄭老師給了孩子第二次生命,?!薄澳且豢涛乙庾R到,因為我們一點微不足道的溫暖,,就能把深陷困難和困惑的孩子從懸崖邊拉回來,。我最能做的,就是給予他們所需要的溫暖和關注,?!编嵮陪懟貞浿椒补ぷ髦械狞c滴。
“無論何時,,只要我們有困難,一個電話,、一個短信,,‘鄭姐’都會很快出現(xiàn)?!鄙茖W學院科學教育專業(yè)徐琳峰說,。“作為‘鄭姐’指導的學生干部,,我的成長離不開她一步一步的指引,。”有些時候,,學生容易缺乏自信,,而且情緒波動比較大。鄭雅銘一方面作為學生學科競賽的指導老師,,指導學生參加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挑戰(zhàn)杯比賽等各種學科競賽,,幫助學生獲得學業(yè)成就感;另一方面,,她經(jīng)常走訪寢室,,主動找學生聊天,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困難,。
言傳身教,,“導”學生成才
“輔導員工作事無巨細,紛繁復雜,,我們需要積極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輔導員工作的實際意義和效率,從而更好地為學生的成長引路,?!编嵮陪懻f。
鄭雅銘嘗試了一種新的教育方式——“四自教育”,,即自我規(guī)劃,、自我管理、自我學習,、自我完善,。首先,針對每一屆近180名新生,,她要求他們都要為自己制定一份計劃和目標,,之后每學期進行一次面對面談話,開展一次團體輔導,,做一次講座,,為每一位學生添加一份學習日志和生活日志,并要求他們每學期進行自我修改和補充,,從而使得每一位學生樹立“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意識。針對高年級學生,,她不僅組織策劃了8期“班長成長訓練營”“優(yōu)秀學生成長訓練營”“學生吐槽大會”等活動,,還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興趣與能力,鼓勵他們多進圖書館,,多進自修室,,多進考研自習室,多進實驗室,,走出寢室,,走向社會。她帶領學生參加全國生命科學競賽獲得一等獎,,浙江省生命科學競賽活動一等獎,,浙江省“互聯(lián)網(wǎng)+”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獲得三等獎等,,幫助學生實現(xiàn)自我管理、自我學習,、自我完善,、自我成長。同時,,為了幫助學生成長不局限于校園生活,,更好地認識社會、融入社會,、提升自我,,她以“團團共建”為學生搭建了以“專業(yè)課堂教學與第二課堂互補”為特色的各類學生成長平臺。
15年來,,她作為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團隊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學科競賽?!懊總€暑假,,我和學生一起策劃、組織,、入村,、調(diào)研、熬夜,,最終取得了一些成績,。我覺得這個過程是最寶貴的,既拉近了我和學生心靈的距離,,也讓我看到了學生們?yōu)榱四繕伺^斗的樣子,。”鄭雅銘告訴記者,。
勇于創(chuàng)新,,“圓”學生夢想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十五載春秋,,5110天,,122640小時,她把輔導員規(guī)劃成了自己喜歡的一門學問,、一項事業(yè),、一種生活,用滿腔熱愛和專業(yè)指導為學生的成長鋪路,,享受因為幫助到每一位學生而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努力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守護者,。”生命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劉志欣告訴記者,。
2019年,,鄭雅銘組建“愛在三點半”德育工作室,以“研究的平臺,、成長的階梯,、專業(yè)化的提升、職業(yè)化的發(fā)展,、精準化的服務”為工作目標,,先后搭建紹興、松陽,、西藏等3地8個中小學育人基地,,形成特色鮮明的校地協(xié)同育人平臺,深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實現(xiàn)思想引領和實踐育人的有機融合,。三年來,“愛在三點半”共培育大學生德育講師750名,,受益中小學生22080人次,,被各級媒體廣泛關注,獲2021年浙江省高校暑期實踐風采大賽優(yōu)秀團隊稱號,。
“作為輔導員當選學校對教師的最高榮譽‘樹人獎’,,這包含了韓啟德主席、袁明教授對引導,、關愛學生成長成才工作的深切期待,,也體現(xiàn)了學校對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高度重視?!编嵮陪懕硎?,“在今后的輔導員工作中,我將更加懷著愛心,,依據(jù)專業(yè)知識,,扮演好教育者與管理者這兩種角色,真正做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為他們指導,、規(guī)劃適合他們特點的發(fā)展方向,幫助他們在大學時期補足短板,,為他們以后的成功增添砝碼,。同時,也會繼續(xù)要求自己以問題為導向進行學習,、工作和研究,,繼續(xù)用‘愛心’關愛每位學生,,用‘耐心’化解瑣碎事務,用‘恒心’堅守一份職責,,陪伴我們的學生成長成才……”
鄭雅銘基本情況:
女,,1984年3月出生,管理學碩士,,講師職稱,,中共黨員。現(xiàn)任紹興文理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學生科科長,,全面負責學院學生科工作,,兼任科學教育專業(yè)學生黨支部書記。
2018年獲省級優(yōu)秀教師暨浙江省高校優(yōu)秀輔導員
2018年獲紹興市高校十佳思政工作者
2021年獲浙江省“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入圍獎
編輯:王建娟 嚴許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