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晚,,“風則江大講堂”338講“從‘翻譯世界’到‘翻譯中國’——歷史的轉向、時代的使命”專題講座在風則江大講堂報告廳舉行,,中國翻譯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至四卷)英文譯稿定稿專家之一黃友義先生應邀作報告,。校黨委書記汪俊昌、各二級學院師生代表參加講座,。講座由外國語學院院長胡朋志主持,。


黃友義先生從翻譯專業(yè)的發(fā)展必然、話語轉換意識,、國際傳播的意識和精準表達意識等四方面通過具體案例為我們分析了當前中譯外的重要性,,討論如何做好翻譯過程中的話語體系轉換,指出了中英文語言的特點和差異,,用多個翻譯實例和翻譯故事闡述了中譯外的原則和方法,,強調“翻譯中國”必須要具有國際傳播意識并力求表達精準,以便最大程度地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黃友義先生還提到了當前翻譯行業(yè)現(xiàn)狀,,由此提出翻譯界所需人才必備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著重強調了用外語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性以及作為國際翻譯的使命任務,。

講座最后,,黃友義先生就師生們關于“如何融合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來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翻譯及研究”以及“翻譯專業(yè)的深造和就業(yè)指導”等問題進行了回應和解答,。
報告內容豐富有趣、引人深思,,讓我們不僅了解到國際翻譯當前的要求和意義,,更深入學習了中譯外的原則和方法,認識到具備國際傳播視野與精準表達意識的重要性,。在座的各位師生不但加深了對“從‘翻譯世界’到‘翻譯中國’”主題的感悟,,更深刻體會到新時代中國文化傳播重任在肩的歷史使命感。
攝影:盧寶怡 文字:張佩怡 編輯:王建娟 嚴許媖